商合杭铁路生态文明线建设纪实

合肥在线 2018-05-20 08:22:5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5月中旬,走进正在建设中的商合杭高速铁路施工现场,如同进入一条色彩斑斓的绿色生态长廊。

原标题:商合杭铁路生态文明线建设纪实

  五月的皖南,山青水碧,天空湛蓝……5月中旬,走进正在建设中的商合杭高速铁路施工现场,如同进入一条色彩斑斓的绿色生态长廊。沿线两侧,翠竹青青,绿意浓浓,风景如画。在这美丽生态图景的背后,是铁路建设者对生态文明线建设的一份执着和坚守。

“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商合杭铁路安徽、浙江段建设,谈起绿色、生态、环保高铁线建设,公司总经理冀福孝态度坚定:“保护绿水青山,留下金山银山,是我们铁路建设者的责任所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大军像对待生命一样呵护生态环境

备受瞩目的商合杭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任务过半,按照规划设计,将于2020年10月建成。

作为“十三五”期间我国一次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之一,商合杭铁路由河南商丘站引出,途径安徽亳州、阜阳、合肥等地区,在芜湖跨越长江,引入杭州东站,全长790公里,沿线自然景观丰富,跨越淮河、长江等众多水系及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要求高。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科学施工,较大限度减少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把这条高速铁路打造成“绿色走廊”,成为高铁建设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在位于宣城市广德县誓节镇境内商合杭铁路建设现场,只见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高大的铁路桥梁已经岿然而立,远远望去如一条巨龙俯卧于山谷之间。离铁路约一公里处,有一大片修葺一新的绿地,没膝的野草葱葱蓉蓉,在绿地的一侧边坡上是一面挡土墙,其间种满了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等植物,边坡上排水沟曲折而下,直入谷底。

这山间绿地,就是耀眼的“大气包弃渣场”——占地面积95亩,设计弃土44.8万立方米,较大填高度19米。

商合杭高铁建设前,大气包是个植被稀疏的山凹荒地,三面环山,远离村庄。为减少水土流失、防止环境污染,综合利用铁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弃渣土,中铁二十四局因地制宜,慎重选定大气包作为弃渣土场,经过精心设计,变废为宝,建成了生态风景点。

“铁路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弃土渣,仅17标段弃土渣就高达304万方。弃土堆放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环境,甚至会引起滑坡等安全隐患。”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商合杭铁路站前17标指挥长张百芹说:“大气包弃渣场已种植灌木126540株,撒草籽63270平方米,种植经济作物茶树2亩,弃渣场变成了环保绿地。”

中铁二十四局项目部以弃渣场施工为重点,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坚持先挡后弃,做好挡土墙后,然后从底部开始分层弃土,分层压实后,逐步弃土到设计高度,再进行边坡、表土修整,最后进行绿化和植被修复。同时,做好排水沟、消力池、沉砂池建设,做好排水疏导功能,减少水土流失。

护卫绿水青山,恢复沿线植被不留“少有”。在商合杭铁路这条线上,像大气包这样填坑造地的弃渣场共有47处,计划利用弃渣造地1560亩,弃渣填坑造地总利用率达到设计弃渣量的49.2%,创造价值近亿元,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以往建设过程中对附属工程重视不足,弃渣场往往只有一个设计通用图,没有因场而异的施工图,施工单位也是凭借经验施工。”京福客专安徽公司副总经理王利平介绍:“如今对附属工程与主体工程一样重视,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一场一图’,同时与主体工程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临时工程不达标,主体工程不得开工建设。”

打响防污降噪攻坚战,商合杭铁路“绿色长廊”在延伸

商合杭铁路在设计阶段,京福客专安徽公司明确提出:“依法合规、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绿色发展”的环保工作思路。

走进中铁二十四局广德梁场施工现场,生产一片繁忙。针对施工过程中扬尘的路段,施工单位采用集中洒水降尘措施,安排专人对便道、施工场地进行清洁。在职工工作、生活区栽花种草、开辟职工菜园;生活垃圾定点集存、建筑垃圾集中处置;实施场地排水沟、沉淀池、地表硬化、边坡防护、绿化等水土保持工序,建设人文、花园式梁场,将梁场营造成“绿色家园”。

负责人杨卫平介绍,混凝土搅拌站生产预制梁,会产生污水。为避免污水直接排入当地水系,梁场建设了沉淀池,污水经过4级沉淀后,再进入过滤系统进行处理净化,净化后的水可以用于花草养护等二次利用。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亳州梁场等施工单位在拌合站粉料罐上,安装喷雾除尘设备,有效解决了施工扬尘,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商合杭铁路跨越长江、淮河、裕溪河、颖河和茨淮新河等24条河流,途径多个生态敏感区,如何减少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干扰?这成为商合杭铁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考量。”京福客专安徽公司协调部部长钟由亮介绍:“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我们从严卡控,采取涉水桥墩隔离清污、生产废水循环回用、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沉沙池、重要水体定期检测等措施,严禁施工污水乱排、乱放,保证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为解决污水、废渣问题,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1号拌和站发明了“废水废渣分离回收系统”,由砂石分离机、污水压滤机和收集池、搅拌池、清水池组成,实现对废水废渣进行骨料分离、粉料压滤、清水循环利用。“一套设备20万元,10个月即可收回成本。”京福客专安徽公司协调部高级工程师石元基说,废水废渣分离回收系统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环保效益,解决了拌和站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渣排放难题,并且经济效益明显,“零排放,零污染,综合利用,绿色建设”的目标。

在开挖新大力寺隧道时,中国铁建大桥局结合地方排水沟渠,通过多级沉淀,采取油水分离、气浮过滤等处理手段,并将达标的清水循环使用,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商合杭铁路在居民区、学校、医院、城区的噪音敏感地带,设置大量新型吸声式声屏障、隔声窗,加上线路两旁“绿色长廊”,能有效减少噪音;优化管桩施工工艺,锤击采用静压施工,有效降低施工噪声;敏感区域减速禁鸣、高噪声设施偏远布置、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减少噪声污染,实现降噪环保和自然景观相协调。

防尘土隔离围挡、土石方集中存放、专人保洁、车辆运输密闭管理、城区工地出入口设置清洗车轮设施、定期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进行检查监测……商合杭铁路建设多措并举,严控大气污染,较大程度地控制项目区大气环境污染。

不遗余力保护“一草一木”,留下“金山银山”

商合杭铁路跨越淮河、长江等众多水系及水源保护区,穿越巢湖风景名胜区、太湖山森林公园,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减少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干预,保护好青山绿水?

在设计之初,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商合杭铁路的设计单位,就把环保选线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在绿色中绘制蓝图,在蓝图中播撒绿色,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在预可研、可研设计阶段,绕避了天子门水库水源保护区范围;绕避了八公山省级风景名胜区、高级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范围。在初步设计阶段,继续优化线路方案,使线位绕避了茨淮新河水源保护区范围,以全隧道形式穿越巢湖高级风景名胜区和太湖山森林公园范围。这些举措极大地保护了沿线环境敏感区的完整性。

“为了减少生态敏感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我们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包括以全隧道形式穿越巢湖风景名胜区;调整后河取水口位置,使商合杭铁路不再位于含山县运漕镇后河水源保护区范围;取消了裕溪河特大桥等部分河道水中墩。”钟由亮表示。

铁路沿线也是生态修复的重点。作为高铁运营管理单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提前介入,组织建设、设计等单位进行现场调查,编制绿化实施方案,做到绿化工程和主体工程同步设计;把车站、景区、城市周边等作为绿化重点区域,在功能防护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景观效果,道路两侧分隔带种植乔木、灌木等植物,发挥其降低噪声和净化、美化环境的作用,打造“四季常绿、三季见花”的绿色生态长廊。

留下“金山银山”,造福子孙后代。在商合杭铁路建设过程中,保护好“一草一木”,将生态理念贯穿始终,是高铁建设走“绿色交通”发展之路的又一重大实践。这条铁路建设增添了生态和谐的重要元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条绿色之路、生态之路、环保之路,彰显了中国高铁建设的智慧和实力。(陆应果)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