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信号!两会定调!2022年楼市这么走…

搜狐焦点亳州站 2022-03-06 17:41: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3月5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今年,关于房地的表述是什么?释放了哪些信号? 图片来源:豆干sir 1今年,关于房地产的表述,仍然是“房住不炒”,“房住不炒”已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具体如下: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

3月5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今年,关于房地的表述是什么?释放了哪些信号?

图片来源:豆干sir

1今年,关于房地产的表述,仍然是“房住不炒”,“房住不炒”已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具体如下: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今年,政策还将持续向长租房市场倾斜,租赁住房将长期发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合理住房需求”,新市民的居住需求将受到重点关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认为:“对于此类人群合理住房需求会有全方位的保障,是今年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此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新市民”就是在城镇已经居住的,但是还没有户口的;或者是刚刚拿到户口不足两年、三年的。这个人口数量大概有3亿多,他们都面临着安居乐业、就业创业、租房买房、孩子上学、老人养老这些需求,都是非常实实在在的。

而在去年一年,官方频频提到要落地的“房地产税”,并没有出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或与当下楼市下行,要慎重出台收缩型政策有关。今年,全国已有多座城市出台救市政策,比如青岛即墨区放松限售、郑州取消认房认贷等。(详情:“救市”升级!取消“认房认贷”!网传南京贷款有变)这也对应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因城施策”,日后调控会更加精细化,拒绝“一刀切”。

关于信贷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扩大新增贷款规模,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具体表述如下:

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3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此前,郭树清多次强调,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的较大“灰犀牛”,目前已经得到“根本扭转”,这是比较积极的信号。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信贷的较新表述,这或将意味着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信贷松绑。

3

极简版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如下:

一、去年工作回顾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

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

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

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

二、今年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三、今年部分重点工作

财政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

政府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

减税: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

就业: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

政务服务: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

消费: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创新: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

乡村振兴: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启动乡村建设行动

开放:推动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

环保: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

教育: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

医保: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

社会保障: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住房: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文体: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

港澳台: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